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伽经 120:太过骄傲的人和太过懦弱的人不能证得真如,修行是走中道路线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81007)点击进入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(全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二(点击标题观看)


楞伽经【五】13

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慧律法师讲座

楞伽经(五)13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请合掌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

848页【复次大慧,一切法不生者,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;所以者何?谓宗一切性非性故,及彼因生相故。说一切法不生宗,彼宗则坏。】

复次大慧,外道的邪见,说:一切法不生,这“一切法不生”,不是佛讲的“生就是无生”,非“真无生”,这外道不是因为“有”,或者是“无”而有“生”,再立一个“不生”,所以它不是当体即空的“不生”,所以外道邪见,说:一切法不生,这不是真的“不生”,是因为生,然后立一个“不生”,仍然是生灭、妄想的东西,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,也就是:菩萨摩诃萨不应当就像外道一样,建立一个“不生”宗旨,所以者何?这为什么?谓宗一切性非性故,这是指外道,说:这个彼外道,它是宗,“宗”就是出发点,以这个为宗旨,外道的出发点,以什么为出发点呢?说:一切性或者是非性,就是一切法从有、无而生,“性”就是有,“非性”就是无,意思就是:彼外道宗一切有、无而生,意思是说:彼外道它的宗旨,根本的宗旨,不是从“有”生,要不然就是从“无”生,这个在前面讲过了,这不是佛讲的,“生”当体即空,就是“无生”,所以非真正的“不生”,不是真正的“不生”,说:及彼因生相故,外道他是因为有“生”,而立一个“不生”,因为有生相为因,为什么呢?不是从“有”生,就是从“无”生,意思就是:那么外道,因为他的宗旨,它的因性不是有“生”就是“无”生,都是以生相为不生之因,换句话说,它的“不生”,上面还建立一个“生”,不是佛讲的,“生”当体即空,就是“无生”,不是这个意思。

所以说:一切法不生宗,“不生”本来就是不可立,有法可立,立一个“不生”,就是生灭。立一个“不生”,就是“生”,而非“真不生”,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:真正地证到无生的境界,它是不可言语,当体就是“生”,当下就是“无生”,这是证量的解脱境界。所以“不生”是不可立的,如果你立一个“不生”,这个就是“生”。所以“不生”不可立,立“不生”,就是“生”。简单讲:就是生灭法,所以外道,无论你怎么样讲,都没有自觉圣智,没有从本性不生不灭的自觉圣智来了悟,因此他怎么样讲,都是生灭,都是妄想。彼宗则坏,因为立一个“不生”,它就是“生”,不是真正的“无生”,“坏”就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宗旨,因为你们讲“一切法不生”,可是你们又建立在有生、还有无生,从这个“有”生跟“无”而生,然后再讲一个“不生”。简单讲,是因为彼因生相,有因生相,才讲“不生”,而不是佛讲的“生”当体即空的“不生”,这是真正的“无生”。

整句把它贯串一下,说:复次大慧,外道他的邪见,一切法不生,这跟佛讲的“真不生”是完全不一样的,这“一切法不生”,非真正的佛讲的真的“不生”,是因为生,而立一个“不生”,仍然是妄想,还是生灭的东西,菩萨摩诃萨不应依外道如是建立的宗旨,不应依,所以者何?这是为什么呢?谓彼外道宗一切性非性故,那个外道讲,万法不是从“有”生,就是从“无”生,非真正的“无生”,及彼因生相故,还有呢?彼宗,彼外道是因为它的宗旨有因性,“因”就是因缘果报的那个“因”,乃是以生相为不生的因故,所以,不是真正的不生,而且,说一切法不生宗,“不生”当然是不可立,也不可说,有法可立,你立一个“不生”,这个就是“生”,而非“不生”.

所以,说一切法不生宗,是自相矛盾的,你立一个“不生”,就是“生”,这一句话有一点就告诉我们,说:一个人常常心里讲,我不执着,我不执着,那个“不执着”就是执着,就是这个意思,所以因此,真正的证悟到无生,他是没有任何语言,也不用解释,没有任何的立场,他不需要给别人来体谅、来平反,他没有任何的委屈,证到一切法无生的人,他直接本性就吸收,单刀直入就解脱,不需要等待任何的因缘,因为解脱就是当下的因缘,如果等待别人来开示,等待别人来体谅,等到有一天来平反,那么你永远掉进去“生”的角度,外道就是这样子,在“生”又立一个“不生”宗,彼宗则坏,立一个“不生”就是“生”,非真的“不生”,真正的“无生”就是“生就是无生”,所以外道这样子立一个“不生”,自己破坏自己的宗旨。

【注释】“一切法不生者”:此为斥邪见不生之宗,非佛讲的真正的无生非真不生者。“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”:谓菩萨不应如外道而建立此宗。“谓宗一切性非性故”:谓彼外道乃宗一切法为有性、无性,“有性”就是有,“无性”就是无,从“有”生,从“无”生,而立此不生宗,而菩萨须离外道的有或者是无,以既有“有性”、或者是“无性”,即非真正的无生,真正的“无生”,就是当下的意思。故不可立,此其一。“及彼因生相故”:谓彼宗之因性,乃为以“生相”为因,方得建立是宗。换言之(换句话说),即是:彼之不生实在是根据“生”而来的,为什么?众生都是掉入两边,认为“不生”是在“生”以外,另外有一个“不生”,所有的众生都落入两边,所以“生”,立一个“生”,然后又跑出一个“不生”,当然这个是生灭的东西,因此“生相”是彼不生之因:所以,“不生”怎么来的?是由“生”来的,由“生”而跑出一个“不生”,这个就是生灭的对立显现出来的妄想,若无此“生相”,何来彼不生?简单讲:这个就只是一个生灭的,“生”又跑出一个“不生”,彼之不生既然是由生而来,则非真正的不生,真正的“不生”就是当下,这是很明显的,因此外道之不生宗不得成立,以其因生而有故。此其二。

“说一切法不生宗,彼宗则坏”:谓才立“不生”,这个“不生”即(就)自坏,以“不生”既立,则(这个)就是生矣!这个就是“生”,所以师父常常告诉你,你真的很有修行,千万不能说:我很有修行,这个就表示你没有修行,你卡在一个“我很有修行”,这个就变成生灭的东西,实证的东西这里面是完全清凉的世界,完全无相的世界,完全无念的世界,何以故?当下它就完成了佛道,所以因此我们不能像外道,“不生”既立就是“生”,又,如果真的不生即(是)不可立的,因为无一法可得,无一法、无一相、无知、无见、无法、无意、无境,你怎么立,如果真的不生,是当下体空,不可立的,有法可立立一个“不生”,这个就是“有法可立”,有法可立即有(就是)生,诸位!“生”后面一定跟着“灭”,就是生灭、代谢之词,而非真正的不生;故若(如果)立“不生”,这个即(就是)是自破坏自宗之宗旨。

【义贯】“复次大慧,一切法不生者,菩萨摩诃萨,不应”如外道而建“立是宗”旨;“所以者何?谓”彼乃“宗一切”法为有“性”与“非”有“性”(见一切法为有无),而立此不生之宗旨“故”,既以性非性而立者,则有性非性生,“有性”就是有,“非性”就是无,则有无就生,而非真正的不生,这句话涵义是什么?涵义就是说:外道的妄想、颠倒、执着,是没办法断的,去除不了的,故不可如是妄立,此其一。“及彼”宗之“因”性乃为以“生相”为不生之因“故”,然不生须以不生为因,方是真不生,此其不可立之二也。因此,才“说”立“一切法不生宗”,当下“彼宗则”自“坏”。

850页【诠论】上面佛说妄想与圣智皆空、无相,乃真妄俱遣,是真不生之义;佛恐菩萨见此正理,便立之为宗,因而与外道所计之“不生”相混乱,故说此以破之。若言一切法不生,则言思俱绝,倘再言之已成非,而况妄立宗乎?又,无一法可立,朗朗真空,方是自觉圣智境界;诸位!在这里附带的,真如就是绝对,真空就是绝对,一真就是绝对,要特别注意这个“绝对”,不容许有任何的语言、文字、比较、推论,统统不行,所以师父说:世间的哲学、推论逻辑学,永远没办法到达佛的境界,包括一切物理学、太空学,或者是你的世间的大科学家,都没有办法达到佛的境界,那个是由心妄想所产出来的一个剖析,能用某一个时间跟空间,但是不能解脱,与解脱无关,我们不是否定这些对人类有贡献的这些专家,科学家、生物学家、艺术学家,不是这个意思,而是说:佛教讲的是彻底地打破无明跟解脱,他们没有这个能耐跟能力,他没有办法离开剖析,也没有办法离开这个推论,永远没有办法,这都是妄想,生灭心的代表,剖析是生灭心,是识心,不是智,推论是生灭心,不是智,“智”是不生不灭的大般若,完全不一样,所以无一法可立,就是绝对的真空,一真法界,“朗朗真空”,就是绝对的真如,一真法界,方是自觉圣智境界,就是绝对的一真真如法界,没有任何的比较,所以扫荡到0.0000……1,一尘不立,没有任何一点灰尘,诸位!为什么说,动念即乖,拟议皆非?为什么动念即乖呢?连0.001的妄想都不行,若如彼外道起见而立“不生宗”,则反堕于情见。“情见”就是妄见,故(所以)佛说“不立”,是所以立!

又,不生有三种意义:一、诸法寂灭,当体不生,此为任运,无功用智;说:诸法本自本寂本灭,当体不生,当体不生,因为万法都空无自性,“空无自性”就是大空,空空,无法不空,换句话说:你内心里面有任何的尘、妄想、执着、颠倒,都不是佛的境界,此为任运,为什么?清净自性本自具足,任于运用,全部都是真如的展现,叫做“无功用智”,“无功用智”又叫做“无作”,无作法,没有任何的造作,第二、以般若观照,般若通常是站在照见、或者是用,体是不生,用者万法皆生,何其自性能生万法,为什么?我们清净自性能显现无量的般若智慧,所以用般若智慧观照,诸法本不生,此为有功用行;但是悟道的人当体就空,三、为外道所计之无句以及双非之“不生”。大慧在前面,一直以诸法无性之义,来难佛是倡染净皆悉断灭之论,所以这个诸法空无自性,很容易被外道误解成断灭的思想,这就是变(双)成双非不生的邪见了。“双成”就是亦有亦无,“双非”非有非无,不生的邪见,后来佛回答的时候,作结论这么说:“我住自得如实空法,诸位!这个就是佛,有证量的圣人,自己安住在如实的空法,完全没有妄想的世界,这个是何等的安祥,何等的寂静,离有无相”,便是开示当体不生之义。佛在此恐大慧以当体不生之见,雷同外道所邪计之不生的断灭见,所以在此特别诫云:外道所执之一切法不生者,凡是我的弟子,皆不应立是为宗。

为什么呢?因为若以“不生”为不生,则为取著此“不生”法之相,如是则其生炽矣。“炽”就是很明显的,所以《十地经》这么说:“此菩萨不见少法生,不见少法灭,一切分别念智皆息,二行相行,悉不现前。”说:此菩萨不见少法生,不见少法灭,为什么?这个都在强调绝对的东西,此菩萨见到真如,所以真如里面不见有少法生,真如里面也绝对不见有少法灭,意思就是:生生灭灭,其实是你内心的妄想的意思,真如里面没有生,也没有灭,这个当下它就是涅槃,一切的分别念智皆息,一切的分别心,“分别心”就是念跟智,皆息,妄,这种种的念头,或者种种所谓的智慧,也不能着一个能观的智,都不行,所以一切分别的念跟智皆息,这个“念智”,二行相之行,“二行相”是指念还有智,统统不行,没有能念所念,没有能智还有所境,都没有,悉不现前,这便是心智俱泯的境界,那还容得立宗呢?所以菩萨摩诃萨不应见有少法可立,真如无少法可立,是故不立,此为真不生,是乃合于不生之旨。那我们为什么会有“生”呢??因为被妄相黏住了,叫做“观念”,譬如说,今天发生一件事情,这件事情落入那个观念,我们真如被妄想黏住了,“黏住”就是认为有这件事情发生,而这件事情发生,其实是平等如梦幻,空无自性的东西,我们把空无自性的东西,妄动,然后黏住了,所以修行,千万不要被假相黏住,被假相黏住,那个本来真如的无生般若,它就会变成妄动的生灭,我们今天就是被假相黏得死死的,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,每一个时空所发生的事情,其实都是绝对的真如,它不存在的东西,它没有真实性的东西。

851页【彼宗一切法不生,彼宗坏者:以宗有待而生故:又彼宗不生,入一切法故;不坏相不生故。立一切法不生宗者,彼说则坏。】

说:彼宗一切法不生,彼宗则坏,这是根据上面,为什么呢?以宗有待而生,因为是立一个“生”,然后再讲“不生”,叫做“待”,“待”就是有所依,依于“生”,而立一个“不生”,叫做“以宗有待而生”。“生”就是立,是因为有“生”,才立一个“无生”,“有待”就是相待,“相待”就是生灭的代名词,代谢,以宗有待,因为有所依,“有待”,有所依,“而生”就是而立的,是因为依“生”而立一个“不生”,叫做:以宗有待而生,它的宗旨是怎么样?有待而生,有对待而才立一个“不生”,又彼宗不生,就是又彼立一个“不生”论,怎么样?立一个“不生”,则入一切法故,则入一切生灭有为法,这个“法”就是有为法,因为你有所立,无生本不可立,你立一个“无生”,就是变成有为法,所以为什么佛法,绝对的真如是不可思、不可议?佛的自觉圣智,为什么不可思、不可议?没有语言、没有文字,没有观念、不可推论,一定要唯证相应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为什么动念即乖就落入生灭,所以立一个“不生”,则入一切生灭之有为法,以有所立,就入生灭,这六祖讲的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,连“立”都不行,所以要不可立一知、立一见、立一法、立一相,着任何的境界,统统不行,则入一切生灭有为法故。

接下来,不坏相不生,毕竟真正的不生灭,不坏,“坏”就是灭,当然就是不生灭的意思,不坏相,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是,后面要补一个“本”不生,这样才看得懂,不坏相不生故,就是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,是本来不生,不能因为“生”,而立一个“不生”,不行,不可以这样子的,不坏相,不坏,“坏”本来就是灭,这一句的意思就是,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,是本不生,今立一切法不生宗,现在既立有不生,必是有坏灭之法,有坏灭,则非真正的不生,今立一切法不生,就掉进去有为的生灭法,彼说则坏,因为你说一切法不生,现在又立,就变成生灭,当然自己破坏自己。整段的意思把它贯串一下,说:彼外道的宗旨,所谈到的一切法不生,彼宗则坏,“以”,因为,彼宗是因为有所对待,因为“生”而立“不生”,有所对待,而立的,又彼立不生之论,只要一立“不生”,则入一切生灭有为法,因为有所立,就掉进去有为的生灭法,所以毕竟究竟处来讲,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,是本来不生,不可立,今立一切法不生宗者,彼说则坏,今既有立“不生”,必是有坏灭之法,有坏灭之法,那么就不是真正的“无生”。

【注释】“彼宗一切法不生,彼宗坏者”:彼宗由于立一切法不生,反而令彼宗自坏其说。以下佛再举出三个自坏的原因。“以宗有待而生故”:“有待”,就是有所对待,有所对待,即(也就是)有所依。“生”,即(就是)立。此谓以彼所宗之不生,系有待于“生”而生,故其说自坏,此其一。“又彼宗不生,入一切法故”:又彼宗以立不生之论,故反令彼说入于一切生灭之法,以有所立,即入有为生灭之法,是故其说自坏,此其二。“不坏相不生故”:“不坏”,当然即(就是)不坏灭,亦即(也就是)不生不灭的意思。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:谓(真正的)毕竟不坏灭之相,也就是不生不灭必须打从当下,乃是从本这个“本”就是当下的意思,乃从当下本来就不生,才能够讲不生;今外道所计之不生,实为有生,故非不坏,也并不是不生不灭之相,非不坏,那个“不坏”就是不生灭,“故非不坏”就是,所以不是不生不灭的相,所以“不坏”就是不生灭相,非不生不灭之相,亦非不生,也不是真正的“无生”,是故其说自坏,此其三。

【义贯】“彼宗”以立“一切法不生”故,反而令“彼宗”自“坏”其说“者”,有三种原因:一者,“以”彼“宗”之不生系“有待”于生“而生故”,此为其说自坏者一;“又”,二者,“彼宗”以立“不生”之论,反令彼说“入”于“一切”有为生灭之“法”中“故”,此为其说自坏之因者二;三者,毕竟“不坏”不灭之“相”,乃从本“不生故”,不可言有所立,今既有立,必是有坏灭之法;有坏灭,则非不生,此为其说自坏之因者三。因此“立一切法不生宗者,彼说则”是自“坏”其宗。

接下来,这是另外一种外道,另外一种外道立“有”、“无”两种都不生。【大慧,有无不生宗,彼宗入一切性,有无相不可得。大慧,若使彼宗不生,一切性不生而立宗,如是彼宗坏;以有无性相不生故,不应立宗。】

这是另外一种外道,另外一种外道立“有”、“无”种皆不生。说:大慧,有无不生宗,有“种”不生,“无”种还是不生,则有无不生宗,“彼宗入一切性”就是,也是掉进去生灭性,掉进去生灭性。有无相不可得,意思就是:既然“有”也不生,“无”也是不生,既不可得,那么如何来立宗呢?就是:有无相实不可得,就是空无所有,“有”也不可得,“无”也不可得,实在是不可得,既“有”“无”统统不可得,就空无所有啰!那么如何立宗呢?大慧,若使彼宗不生,假设说:彼宗,因为本无体之“有”种、“无”种都不生的话,那么一切法,怎么样?“一切性”就是一切法,“不生”也就是空无所有,这里“不生”跟佛的“无生”,是完全不一样,外道的讲话是从妄想出来的,他讲这个“不生”是空无所有,是断灭的意思,佛讲的“无生”,是当下体性不可得,是完全不一样的心境,一个是圣人的心讲出来的话,一切法不生,纵然外道也讲“一切法不生”,那不一样,外道讲的“一切法不生”,是空无所有,落入断灭见,佛讲的“一切法不生”,是了解“缘生就是无生”,所以,在座诸位,你单单看注解,是很容易会误导你自己的,你以为你自己看得懂,事实不然,事实不然。一定要师父解释,才有办法,你一定会误导自己,自己误导文字,而自己掉进去文字的陷阱里面。

说:一切性不生而立宗,就是一切法都落入空无所有,而可以立宗,那么这样龟毛、兔角也可以立宗,何以故?本无所有,这个外道“不生”,是本来无所有,空空洞洞,“有”不生,“有”种不生,“无”还是不生,那么什么都不生,空空洞洞的,没有,也空无所有,也可以立宗吗?那么这个龟毛、兔角也可以立宗啊!是为什么?它本无所有,空空洞洞嘛!所以,如是立论,这样立一个“不生”宗,彼宗就自坏,为什么?“有”不生、“无”不生,那空无所有,那你立什么呢?什么统统没有,你立什么呢?外道以有无性相不生故,意思就是:“不生”就是,这个外道以“有”种、“无”种性相,不生故,不生,这“不”的底下一定要加一个字,加不“曾”生故,这样你才看得懂,外道以“有”种、“无”种之性相,皆实在是不曾生故,“不曾生”就是,实在是无所有,跟龟毛、兔角一样,但是自心的妄想,实在是空无所有,那空无所有的东西,怎么可以立宗呢?所以,不应以之来立宗,所以外道以“有”种、“无”种之性相,皆实在是不曾生起,实在是空无所有,同于龟毛、兔角,但是自心妄想不应以之立宗,因为唯是自心妄想所现啊!

我把它贯串一下,在这个经文上,我在讲,你一定要看清楚,然后不要看注解,为什么?人的思想,人的念头,只能集中在一个点,你一直看着注解,这样看着,翻来翻去,你会扰乱你的心思,这样不是听经闻法的好办法,我在讲这个文言文,你就全力以赴地看这一段,你这样翻来翻去,翻来翻去,左边右边,你以为你看得懂,刚好相反,所以人的念头只能集中火力在一个点,这样你听经闻法,后来再看注解,哦!原来如此,这样你才看得懂。

大慧,有无不生宗,这个外道,这另外一种外道,立“有”、“无”种统统不生宗,彼宗就变成掉进去一切的生灭法生灭性,“有”、“无”实在是不可得,既然“有”也不生,“无”也不生,那么万法都空无所有,就像龟毛、兔角一样,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,那这样,怎么立宗呢?说:大慧,假使彼宗以本无体的“有”种、“无”种皆不生,那么一切法皆不生,而可立宗的话,如果一切法统统不生,空无所有可以立宗,那么龟毛、兔角也可以立宗,因为你说“本无所有”嘛!你说“有也不生”,“无也不生”,这样不是空无所有吗?如是以空无所有可以立彼宗的话,彼宗自己坏,为什么呢?外道以“有”种、“无”种,从来皆实在是不曾生,实在是不曾生,这怎么样?空无所有,空无所有等同龟毛兔角,但是自心的妄想,所以不应以之立宗。

【注释】“有无不生宗”:又有外道立“有”、“无”种皆不生之宗。前面所说,只是以“无”为不生,现在这一派,更转计有、无皆不生。“彼宗入一切性”:彼宗所计之有种、无种,亦(也)入于一切生灭性中。“若使彼宗不生,一切法不生而立宗”:“若使”,就是假使。假使外道以所计之有种、无种皆不生,而言一切法皆不生,因而立宗,如是则龟毛兔角亦可立宗,以其所计之有种、无种,但有言说,并无实体,同于龟毛兔角,云何而可依之立宗?“以有无性相不生故,不应立宗”:以有种、无种唯是自心妄想所现,其性相皆实不曾生起,故不应以之立宗。

【义贯】“大慧,”又有一种外道立“有”种、“无”种皆“不生”之“宗”旨,而“彼宗”所计之有种无种实亦“入”于“一切”生灭“性”当中,然而其“有、无相”实“不可得”,有无相既不可得,如何能以之而立宗?“大慧”,退一步而言,“若使彼宗”以本无有体之有种无种皆“不生”,而言“一切”法“性”皆“不生”,因“而立宗”则(那么)龟毛兔角亦(也)可以立宗,因此若“如是”立论,“彼宗”则自“坏”其说;“以有”种、“无”种之“性相”,皆实“不”曾“生”,同于龟毛兔角,但是自心妄想,“故不应”以之“立宗”。此为不应立之因者三。

【五分论多过故,展转因异相故,及为作故,不应立宗分。谓一切法不生,如是一切法空,如是一切法无自性,不应立宗。】

解释一下,从《楞严经》一直讲到《楞伽经》,这个五分论,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,“宗”就是宗旨,“因”开始的推论的因,然后用种种的比喻,最后再合起来,最后再结论,叫做“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”。这个我们《楞严经》也讲、《楞伽经》也讲了,这个五分论,“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”“多过故”就是有种种多种的过失,为什么呢?展转因异相故,展转,佛在世的时候,没有“推论”这个名词,所以用“展转”,就是我们今天讲的“推论”,逻辑的推论,由A推论到B,由B推论到C,或者是说:A+B+C=D,也都是用一种推论、观念,而这个“展转”呢?而得到的一种推论呢?因异相故,为什么呢?跟原来的因是完全不一样的,A推论到B,A是B吗?B是A吗?不是啊!对不对?为什么呢?不同品类啊!不同品类嘛!是不是?为什么法要回归当下?你用推论的,就是变质的意思啊!会变质啊!

所以虽然类似啊!但是它不是本来的空性的东西,它是推论出来的相,推论出来的相,所以这个“展转因异相故”,由展转推论出来的这个因,推论出来的,那么怎么样?“异相”就是不同品类,A不同于B,B不同于C,C不同于D,用这样子妄想的,推论出来的东西,怎么是跟佛讲的“自觉圣智,回归当下”,能够相提并论呢?及为作故,补两个字,“有”为“有”作故,“有为有作”,其实简单讲,就是生灭的意思,非真正的不生,意思就是:展转推论出来的一种因,而且跟这个因根本就不同品类,异相故,怎么样?这个就变成有所造作的有为法、还有有作法,这个就是生灭,不是真正的“不生”,所以,不应立宗分,不应当有立宗之分,谓一切法不生,这是前面,前面讲的这个外道,讲“一切法不生,不应立宗”,同样的道理,如是一切法,如是一切法空,也不应当立宗,为什么呢?既然一切法空,“立”就是非空。所以在这里,就是要了解生灭法,证初果,为什么不能执着“我证初果”,才是真正的证初果?一立的话就停止,人一起骄傲的心、动念的心,他的修行就停止,进不去,二果能说“他证二果阿罗汉”吗?不行,他才有办法进二果阿罗汉,对不对?三果阿罗汉能说“我证三果阿罗汉”吗?不行,这样才有契入,再继续进去嘛!对不对?四果阿罗汉能说“我证四果阿罗汉”吗?也不行,菩萨果,更不行,这个修行就是你只要动到一个念头,说:“我很有修行”,就没有办法契入绝对的真如

所以,内心太恐惧的人,没办法证得真如,太懦弱,身体搞得很差,为什么?每天生活在恐慌症里面,忧郁症里面,每天都想去死,你怎么证真?证真如本性呢?太过骄傲的人,不能证得真如,太过懦弱的人也没机会,修行是走中道的路线,所以,还是一定要好好地把身体照顾好,有的人说,那这个色身跟证真如没有什么关系,那是有证量的人讲的,譬如说,今天你头痛、晕眩,那你来坐在底下,你会法喜吗?你的头都痛到快要爆炸了,怎么有办法呢?对不对?所以这基本盘,你不能崩盘啊!饮食要正常,睡眠正常,身体要健康,这个法就是喜悦的东西,凡夫必须要有基本盘,圣人是超越一切相,圣人有三昧力,没问题啊!对不对?所以凡夫要想证得到喜悦的无生法,把身体照顾好,慢慢地就减少这些种种的食、衣、住、行的欲望,慢慢地契入真空的绝对,有三昧力,定力故,饮食减少,身体改变了,因为你的身体是用不生不灭的法身熏习出来的,你的面相就越来越庄严,越来越庄严,你每天都在喜悦当中,频率完全改变,为什么你今天被佛加持力道会这么大?佛是不生不灭的心性,佛给你摩一个顶,那就是不生不灭的体性,直接就契入,所以有的人,在这个经典里面讲,佛说法的时候,在佛一摩顶,证三果阿罗汉,为什么?他用不生不灭的体加持你啰!一般的法师哪有办法这样子,是不是?所以碰到佛,有殊胜的因缘,因此证量的解脱的圣人,用不生不灭的力道加持你,跟一般的凡夫,那是大不相同,他已经改变了他的频率,他用这个不生不灭的体来加持你,所以,虽然看起来,像一个摩个顶,那么简单的一个动作,可是佛是用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在加持你,跟凡夫大不相同,力道也完全不一样。

接下来,如是一切法空,也不应当立宗,立,“空”怎么可以立?立则非空,如是一切法无自性,一切法它本来无自性,不应立宗,立,就变成有自性了,对不对?如是一切法本来就无自性,不应立宗,一切法空无自性,怎么立宗呢?一切法本空,怎么可以立呢?立,就怎么样?立,就变成了妄有自性,“妄有自性”就是生灭不断,叫做“妄有自性”,叫做“着于自性”,还有一点,这里要附带说明的,我们说“清净自性”,在这里讲“清净自性”喔!诸位!那佛讲“清净自性”,是着一个“清净自性”吗?不是,这个时候是强调清净本如,本来就存在的涅槃妙性,因为没办法形容,所以讲清净自性,而“清净自性”在强调什么?强调存在,可是它又是无相,强调存在,你不存在这个“清净自性”,会掉进去断灭,外道就是没有证到清净自性,所以因此要讲,佛讲“一切法无性”,是为什么呢?是因为讲“一切法空无自性”,本空的意思。佛陀讲“一切法有其自性”,是:你必须要有所解说,你要有所解说,诸位!万法都有名字,难道清净自性没有名字吗?当然要有真如、一真、平等,无相、无念,当然也有一定的它的名字嘛!对不对?万相、山河大地都有名字,难道真如无这法没有名字吗?还是有名字,还是有它的名字,有它的名字,衬托出“存在”的意思,存在的意思。所以,立一切法,那么则就变成妄有自性。

那么整段我把它贯串一下,五分论有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,它有多种种种的过失,它不是回归当下,而是展转推论,而这个因后来推论,变相,不同品类的异相就产生了,不同的异相,再讨论下去,就偏离了本来的东西了,“为”是一种有作,有为法,也就是生灭了,既是生灭,就非真正的不生,所以不应当有立宗之分,前面讲过,有一种外道是一切法不生,佛剖斥它不应立宗,现在也是一样,如是一切法空,也不应立宗,立则非空,一切法空怎么可以立宗呢?立则非空,你有立“一切法空”就是非空,因为你有所立嘛!就掉进去生灭里面,如是一切法本来就无自性,一切法本来无自性,本来就绝对的真如,你怎么可以立呢?所以不应立宗,立,则一切法成妄有自性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【注释】“五分论多过故”:“五分论”,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,又名三支比量,为外道议论之虚妄架构。“多过”,五分论之过为:诸位!这个专门研究外道的,如果你有时间,对这个有兴趣的,那么没有关系,你就去查查资料,那么对于这个外道的,师父不想用太多的时间,念一下就行,一、“宗”有相量相违等九过;“相量”就是有量,它不是说空性的东西,相违,为什么?你一直一直推论,就离因就越来越远了,二、“因”有遍是宗法性等十四种过失;为什么呢?因为你有“立”,它就束缚在某一种角度,某一种角度,“因”有遍是宗法性等十四种过失,第三、“同喻”有所立不成等五过;第四、“别喻”有能立不遣能立不遣,简单讲就是你立了以后,那个本身空的东西不能立,你硬要立,怎么样?“不遣”就是没遣除,佛说三千大千世界,立刻就遣,即非三千大千世界,再来就立,是名三千大千大千世界,佛说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,立刻就遣除,即非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再立,是名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所以这个有“能立不遣”,“不遣”就是立的那个角度其实是错的,等五过,合共三十三过。

简单讲,这个意思就是:用逻辑的思惟方法,是无法入于自觉圣智,佛的境界是永远没有办法,要入于佛的永远真如的自性,就是:一定要回归当下,永远不能用推论的方式,逻辑的方式,所以一切世间人,是绝对没有办法与佛相提并论的,佛是真正自觉圣智,当下证量解脱的大圣人,为什么说佛的解脱证量的境界,只有结果,没有如果?为什么?就是这个,不能推论的东西,所以有的人讲得头头是道,没回归当下,学佛本来学得不错,可是要逞英雄,我的书写了很多,可是他所表现出来的,完全与佛的自觉圣智证量的解脱境界,是完全不相干,为什么?书,大家都会写,讲,大家都会讲,所以,佛法讲求实证的东西,它讲求实证的东西。

“展转因异相故”:以其展转而得之生因,一再变异为他相,为什么一再变异为他相?一再推论下去嘛!非为同品自相因。“及为作故”:“为”,就是有为。“作”,就是有作。谓又堕于有为、有作。若有为、有作,即(就)是无常生灭,非真不生也。“谓一切法不生,如是一切法空”:谓既然外道于一切法不生论,不应立宗,则于一切法空,亦(也)不应立宗,以立则非空。“如是一切法无自性,不应立宗”:同样的,于一切法无自性,亦(也)不应立宗,以立则成妄有自性。

【义贯】一者,因外道虚妄架构之“五分论”有“多”种“过”失“故”;二者,以其“展转”而起之生“因”变“异”为他“相故”,“展转”就是我们讲的“推论”的意思,非为同品自相因;“及”三者,以其为堕于有“为”、有“作故”——若是有为有作,则是无常生灭,非是不生;为什么佛法教你用悟的?有为有作,还不能只有拜佛念佛呢,持咒,这个都是生灭的东西,念念佛,是生灭啊!拜拜佛,还是生灭啊!为什么佛法要教你悟,了悟,就是:那个才是本心,才是本性,为什么修学佛道、念佛要配合真如本性,因为那个才是不生不灭的佛啊!你今天念佛,你念的是妄想,那是生灭佛啊!只能感得应化身,你用不生不灭的心性来念佛,感得法身、报身佛来接引,不一样的,完全不一样的境界啰!则是无常生灭,非是不生,以如是等因,故其“不应”有“立宗”之“分”;此为不应立宗之因者四。是故“谓”既然外道于“一切法不生”不应立宗,“如是”,同样的,菩萨于“一切法空”亦(也)不应立宗,以立则非空;“如是,一切法无自性”,亦“不应立宗”,以立则成妄有自性。

855页【大慧,然菩萨摩诃萨,说一切法如幻梦,现不现相故,及见觉过故,当说一切法如幻梦性,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。大慧,愚夫堕有无见,莫令恐怖,远离摩诃衍。】

说:大慧,然菩萨摩诃萨,怎么样?也可以应机,方便说,虽然一切法无生,不可说,但是也可以方便说,第一义谛连开口就错,可是第二义谛能方便说,所以我们今天,一切说法都是第二义谛,为什么呢?有语言、有文字、有音声,但是上根利智的人,便能当下契入第一义谛,大慧,然菩萨摩诃萨,也可以应机方便说,为执境者说,为执境界的,每天都迷茫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,告诉他说:一切法如梦幻喔!现不现,你执着境界就显露出来了,好像真的在显露啊!虚空本来就无花,心有病的人就见到虚空花,心有病就是执着,我众生有执着的心病,就见到了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、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,看起来真正有那么一回事,可是悟道的人了一切法、相,了一切相如虚空花,就是病跟不病,病,就是妄想,不病,就是悟道的圣人,一个人的心有病,执着于一切境界,就显现种种的境界让你执着,确实存在有这些外面的境界让你执着,那么,如果你不执着,这个境界就不会显现出来,为什么?平等如梦幻,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纵然遭受到一切逆境,你也知道它是空无自性啰!所以如果你执着,这境界就会显现,那么不执着,境界就不显现,完全看你心执不执着。

接下来,有的人迷于心迷得太严重了,看什么,执着什么,接下来,及见觉过故,“见觉”就是见、闻、觉、知,见、闻、觉、知,就是六根起见、闻、觉、知,能缘的心,前面为了执着一切境界,叫你离境,所以说“一切法如梦幻”,执,境界就显现,不执,境界就不现,现在是叫你能缘的那个见闻觉知,为了叫你离开这些过失,为了让那一些执着于见闻觉知之过,所以,为执着心的人当说,一切法如幻,如梦性,如幻,平等如梦幻,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,“除”就是除了,除了为令愚夫内心里面不要产生恐怖,怎么样?那么,则不生,则不说,不生恐惧,不为说大乘法。说:大慧,愚夫因为堕于有见或者是无见,一切法本来离于有无,可是呢,他平常所依靠的那一种东西,你叫他离,他会生恐怖的知见,恐怖的心,我平常依靠这个而活的,外道平常依有见、无见而存在的,而活的,你叫他“法离一切有无”,立刻就生恐吓怖,所以,因缘不具足,说甚深的大法,令凡夫众生生大恐怖,所以说:莫令因为说大法令彼众生恐怖这个大法,而远离摩诃衍,而远离了大乘法,所以这个度众生,一定要看对象,看根器,不要硬塞。

诸位!讲不来的,不如大家泡泡茶喝喝,因为这个佛法太深了,所以要看时间,看空间,看对方能不能接受佛的大法,不要硬塞,对不对?你就说,喔!我听到佛的大法很好,你硬要把它塞进去,他就没办法啰!是不是?比如说,有的人每天放生,觉得很好啊!他救众生啊!他认为比你在家里吹冷气的人,我们比较有实际的作为,所以因此他就觉得放生才是真正的究竟的,就放生、放生,那你不能说放生不对啰!是不是?他因为他对这个,这么深的佛法究竟义,他没有办法去理解,你说,他也完全听不懂,所以很多众的生得少为足,又不听人家的劝告,有的人就说,我年岁这么大了,当然放放生,修修福,也对,所以因此,这个摩诃衍,这个大法,要看众生,看时空,看对象,他无法承受这个大法,你硬塞,不但得不到较果,还反较果,他还会毁谤你呢。

整段我把它贯串一下,说:大慧,万法本不可说,但是菩萨摩诃萨,也可以应机方便说,对于执着境界那一些凡夫的愚痴凡夫说,你要告诉他,一切法如幻如梦,没有实在的东西,众生要执着,境界就显现,众生要是不执着,它就不会显现,所以现与不现,但看你这一颗执着的心、不执着的心,还有为了叫你离见闻觉知的过失,所以告诉你,当说一切法如幻如梦性,除了为令愚夫离恐惧,让一切众生不要对大乘法远离,或者是生出恐怖,生恐怖,他就会远离大乘法,那么这个时候不要去说,不要去说。说:大慧,愚痴的凡夫因为一直以来,无量亿劫来习气所累积,不是堕有见,就是堕无见,他以依靠这个来过日子,你一下子告诉他,佛讲最上乘是法离有无,那么愚痴的凡夫,包括外道,即生恐怖,由于说甚深大法,令凡夫产生大恐怖,所以为了莫令彼众生生恐怖,而远离摩诃衍,远离摩诃衍,四个字,“成佛无望”,没有希望成佛啦!说法本来是要救众生的,慢慢接近我们的究竟大般涅槃、大菩提,你现在因为讲得太快了,因缘不具足,对不对?想要越快让他成就,结果怎么样?我现在问你一个,你看看能不能体会,诸位!你以前有栽种过盆栽吗?有吗?有,盆栽,诸位!我盆栽,早上给他加一点水,每一个钟头加一点水,一直加,我为了让它快快长大,一直加水……,这个盆栽会怎么样?根会怎么样?烂掉了,生长不是你一直给它加水它就会活咧!不是这样子咧!对不对?你一直把它加水,这一颗盆栽,一直加水,一直加水……,我要它快快长大,我每天希望快快长大,快快长大,你怎么不会长大?我就能一直长大,你为什么不会长大?然后一直加水…一直加水,加到最后,怎么样?ciwa,翘起来,死,你懂吗?

所以说嘛!为什么你们不会翘起来(死)呢?因为是你们自己来的,我如果跑去你家硬塞硬塞,拜托……这样,这样就很吃力了,对不对?因为是你自己来的,所以你一定不会死的啊!你就是能够接受这个大法,你才来嘛!是不是?就表示大家都有大根器的,因缘具足,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,法的东西,一定要拿捏得恰到好处,所以,法师最好就是保持沉默,欸!众生有需要法,我们就给他,是不是?所以,师父呢!就为了无量无边的众生,我认为,我今天辛苦了四十年,我有必要把《楞严经》、《楞伽经》,《楞严经》加《楞伽经》修行不后悔,有把究竟义,至圆至顿,把它传开来,所以,外面所有的邀请,我都拒绝,他们当然很虔诚,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,一次又一次,一次又一次地,可是我的任务没有完成啊!为什么?这个是很重要的啊!这个《楞严经》、《楞伽经》你把它完成,将来出这个光盘,或者是网站,才能够让无量无边的众生,修行有个次第,也可以回归当下嘛!于圆顿当中,方便安立次第嘛!对不对?那我今天如果说,这样一直东奔西跑,那你看这怎么讲呢?何况这么深的经典,对不对?为什么?因为我要看到整个佛教的未来,一定要稳得住,要稳得住。不过没关系,我们这一些徒弟们如果都长大成人,我就很高兴了。

【注释】“然菩萨摩诃萨,说一切法如幻梦”:一切法不生固不应立宗,然而菩萨亦(也)可应机而为执境实有实无者,说一切诸法皆悉如幻如梦,令离执著。“现不现相故”:一切法如幻如梦,乃是由迷悟不同,而有“现”与“不现”;“现”是指境界,现出境界,执着就现出境界,不执着境界就不显现,这就是孔子讲的,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,听而不闻嘛!食而不知其味嘛!对不对?所以这个就是现跟不现,完全在那一颗执着的心,以执之即现,不执即(就)不现相,然皆非实有,如是开示,令离实有实无之执。及见觉过故:“见觉”,就是见闻觉知。上面为对执“境”为有无者说,此为对执“心”为实者说见闻觉知亦皆如幻如梦,令了唯心无性。“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”:除了为令愚夫不生恐怖,则不说外,其余皆可视机而广说或者是略说。

“愚夫堕有无见”:以愚夫之堕有无恶见者,一闻离于有无、究竟中道之如幻如梦法,即大恐怖。“莫令恐怖,远离摩诃衍”:“摩诃衍”,全名为摩诃衍那(Mahayana),义为大乘,即(也就是)佛道义;以大乘甚深,小心量人不能容受,是故须循序渐进,令根机渐渐成熟长大,而后为说深妙大法,勿于非机而说深法,令彼恐怖,不能忍受,而远离大乘道。诸位!远离大乘道,就是成佛无望,永远没办法成佛,所以师父说:大乘不但是佛说,而且是究竟说,那么为什么师父敢这样讲呢?因为我们在四十年里面来,阅读了无数的经典,包括像阿姜查的书,佛使比丘啊,我们也尊敬,我们也赞叹随喜,那么他讲的,像佛使比丘、阿姜查讲的呢,就用现在的语言,举了很多的例子,修行的经验,一样,不能离开不净、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、四谛,然后,怎么讲仍然是《阿含经》里面的范畴,还是一样,那么我们对修学圣道的这些法师都很尊敬,我们也非常地赞叹,所以师父的四十年,阅读了无数的经典还有宗派,所以我能够这样很肯定地说,大乘是佛的究竟说,究竟说。

【义贯】“大慧”,一切法不生固然不应立宗,“然菩萨摩诃萨”,亦也可应机而为执境实有、实无者,“说一切法如幻”如“梦”,一切诸境,乃是由迷悟不同,而有“现”与“不现相”之别,然皆非实有,为欲令离有无之执著“故,及”为令执心为实者离于“见”闻“觉”知之“过”,晓了唯心无性“故”,若如是者,即“当”为“说一切法如幻”如“梦性;除”了“为”令小根智之“愚夫离”于“恐怖句故”,则不说。“大慧”,以诸“愚夫”之“堕”于“有无”恶“见”者,无始来,为恶见所熏,一闻离有无、究竟中道之如幻如梦法,则生恐怖,菩萨说法,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伽经一二三四目录 01-107(未完)

楞伽经107:二乘人以味着三昧,饮寂灭酒,睡无为床,所以乃至劫尽也醒不过来

楞伽经 108:每一句话都代表业力的因果,你绝对守口如瓶,学佛道首重要结善缘

楞伽经 109:无明为父,贪爱为母,贪爱一次就滋润这个业又一次

楞伽经 110:音声它是一个重要的果报,我们讲话的当中要用柔软语、安慰语

楞伽经 111:一个人如果不能记取以前的错误,他就会被因果重复地惩罚

楞伽经 112:学佛要有保任的功夫,契入无漏界的人不受语言、文字的影响

楞伽经 113:如果你不执着外境,心中就没有妄想,什么事都没发生

楞伽经 114:能离一切名相的妄想,就达到每一个人修行的终极目标

楞伽经 115:一个人在一个善知识、一个道场的座下能够安住,那个是最猛的

楞伽经 116:你跟着外面的相变那是识,如如不动就是智,修行就抓到这一点

楞伽经 117:我们现在所有的善巧方便法都是一种生灭的东西,统统没有抓到重点

楞伽经 118:你的敌人是从你的妄想创造出来,你的敌人在你的内心深处

楞伽经 119:凡有所知、有所见就是妄想,这妄想在于人在于心不在境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